“股神”巴菲特的“一脚刹车”,将目光投向比亚迪,也许是近期金融圈最大的瓜之一。从2008年初入比亚迪,到2023年清仓“跑路”,这一段长达17年的投资往事,无疑是一场“神操作”的财经大戏。然而,这位踩中了中国新能源车崛起红利的投资大佬,突然放手的背后,是否藏着些许玄机?让我们一边吃瓜,一边琢磨。
回头看看2008年,巴菲特的副手查理·芒格一句“王传福是个该死的奇迹”,硬生生把伯克希尔拉进了这家当年不起眼的电动车公司。想想那个年代,不少人都对电动车嗤之以鼻,谁会想到比亚迪能笑到最后?结果这一笔2.3亿美元的投资,仅仅十多年时间,市值飙到了90亿美元,翻了快40倍,巴菲特的这波神预测,硬是搞成了教科书级别的投资经典。
可是财迷心思重的大家伙就要问了,既然这么赚钱,为什么要走?巴菲特可是掐准了时间,2022年8月开始慢慢减持,去年持股比例掉到5%以下时,直接消失在比亚迪的股东榜单。从高调进场到悄无声息地退出,这么大的变故,难道巴菲特真的只是“兴趣没了”?就像他说的“要找点更让我满意的投资方向”?话虽如此,但他这一手撤出的操作,怎么看都有点八卦的味道。
有人猜测,这或许和中美之间剑拔弩张的贸易与技术竞争大环境有关。毕竟,伯克希尔的每一个子公司投资,或多或少也得考虑美国国内的政治寒风。尤其是电动车产业牌桌上,美国自家玩家像特斯拉正火得不行,巴菲特如果继续持有中国新能源巨头,会不会让政客们“吃味”?想想这画面,或许巴老爷子最不愿意卷进去的就是这种无聊的两国角力。
当然,还有人捧着“价值投资神教”的牌坊说,这是巴菲特的常规操作:高估值、不确定情绪升温的时候见好就收,找个安全的方向继续守财。再加上比亚迪这几年在国内电动车市场几乎“封神”,但同时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这让巴菲特的“打满分退出”选择似乎也不那么令人意外。正所谓,大家都说好的时候,反而是聪明人悄悄离场的最佳时点。
不过,话说回来,从2008年到2023年,比亚迪也的确是一场华丽冒险。从默默无闻到股票暴增近3890%,从传统电池制造商到新能源行业龙头,王传福带着比亚迪跑赢了多少质疑和挑战。而巴菲特这17年的投资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号:国际看好中国新能源及其技术的一次豪赌。这故事,不仅是逐利的传奇,更是一段产业崛起的脚注。
那么,巴菲特离开了比亚迪,下一个风口在哪儿?有人说人工智能,有人看好虚拟现实,还有人守望着医药蓝海。可是故事的结局一定会像比亚迪这么“爽翻”吗?不一定。巴菲特的每一步看似清晰又精准,但对于普通人来说,这些操作能看明白就已经算高分。试图模仿巴菲特的投资哲学,倒不如研究研究他那份“拿得起,放得下”的心态以及“相信自己判断”的笃定。
最后,不妨想想,投资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?是别人完全摸不透你的逻辑,还是在时代缝隙里抓住一次“暴富”的机遇?巴菲特让我们看到的,无非是:越赚钱的事,风头一露,可能越早做个了断。问题是,在屏幕前的你我,能否狠得下心,时刻冷静地按下自己的人生“退出键”?
配资炒股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